close

續上篇《來去金澤居住幾天》


說到花蓮美食,讓人聯想到的不外是那幾家經常大排長龍的.. 炸蛋蔥油餅、包子、扁食、蚵仔煎等等。但嚴格來說,這幾樣不就是台灣各地、普遍都吃得到的小吃嗎? 應該算不上花蓮在地特色美食吧。


從地裡環境來看,花蓮縣是臺灣最大的縣份,形如長條臥蠶狀,東臨浩瀚太平洋,西倚雄偉的中央山脈,可說是左右逢源。若以我前幾篇花東遊記裡一直強調的『產地餐桌』論述,我認為花蓮美食至少要包含「山珍與海味」這兩項食材。



若由歷史文化來說,因為中央山脈蘊藏豐富的林業及礦物資源,自古便吸引許多民族前來開拓。17世紀西班牙人與荷蘭人都曾到過花蓮尋找金礦蹤跡。而原住民早先就在奇萊平原上生活,後有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各地漢人移民拓墾。日治時期,強壓實施皇民化政策和官辦移民等文化灌輸。各個民族爭相在花蓮創造歷史,使得在花蓮這片土地上擁有代表各民族共同孕育出的豐富多元文化。然而時至今日,讓遊人印象最鮮明的還是百年前在這塊土地起衝突、並擦出火花的「原住民與日本」文化。


於是我把在地食材與文化整合起來,就這樣得出我們這次旅行要品嚐的美食,靠山區就吃「原住民特色料理」、平地市區則品嚐以魚鮮為主的「日本料理」。因為我們帶著寶妹,比較沒時間優雅的吃飯,其中日本料理又決定以方便食用的「壽司、海鮮丼」為重點。


好了,客官看了半天一定覺得我發神經,不過吃個飯,幹嘛小題大作! 這遊記要不要繼續啊?  嗯~~ 小旅行就是要找樂趣嘛!


話說,我們在遊逛東華大學校園後,也正是午餐時間。通常大學附近都有美食街,雖然東華大學比較偏遠,但這方面也有不含糊,美食街就在後校門外的中正路上。而這次我還特別作功課,找到一家傳說中的隱藏版美食「丸山和食」。沒想到,來到中正路上才發現,因為放寒假、尤其又在大年夜前夕,整條街幾乎都歇業中。


情急下,趕緊打電話到市區內幾家預定要光顧的餐館,一一確認是否有營業。結果,幸好還有一家「湘壽司屋」做生意,二話不說直接衝過去。


到了現場(吉安鄉建國路二段189號),發現附近難停車,再就是該店內客人雜多又不寬敞,並不適合帶寶妹進去用餐。不得已只好買了外帶,但這時間回民宿又太早,所以決定再去一個景點,然後到那裡享用午餐。


「湘壽司屋」的位置是在吉安鄉的頭,而我們家(金澤居)剛好住在吉安鄉尾,因為天氣陰時時雨,也不想跑太遠,基本上這景點最好就在回家的路上。


說到吉安鄉,事實上正是花蓮與日本文化的起源地。


吉安鄉早期原為阿美族聚居之地,舊稱「知卡宣(Cikasuan)」,在阿美族語中係指「薪柴很多的地方」,漢人則譯為「七腳川」(感覺像是閩南語的譯音)。西元1908年日治時期,日本為解決其國內的人口與糧食問題,鼓勵日本民間自行移民花東地區,另一方面沿用清朝以番治番的手段治理台灣原住民。具體的講,就是雇用平地(七腳川) 的阿美族去對付山區的太魯閣族。後來由於阿美族人不滿日人勞資壓榨、大舉反抗,於是發生了阿美族七腳川社與日本警察的衝突事件,也就是歷史上所稱的「七腳川事件」。第一批私營的日本移民,也因為這次事件而告終。


之後(1909年-1918年),為了更容易掌握該地區的狀況,台灣總督府積極介入移民措施,並且開始在這裡開闢移民村,當時主要的移民大多是來自於日本四國的德島縣吉野川沿岸,因此便將這地區稱為「吉野村」,這也就是台灣日治時期第一個官營的日本移民村。


為什麼會是吉野川沿岸居民呢?我在四國的大步危遊記也有詳細介紹:吉野川是四國規模最大河流,被列為「日本三大暴川」之一。由於吉野川經常氾濫,當時的日本政府乾脆輔導當地居民渡海來台,前往後山屯墾。


1945年日本戰敗、歸還臺灣後,這些已經落地生根的日本人不得不面臨人生的重大轉變,就是必須留下財產(僅可帶走簡單的生活必需品) 被引揚(遣送) 歸國。移民村結束後,原本沿用其名設置花蓮縣吉野鄉,但因覺得「吉野」兩字日本味太重,遂於1948年易名為「吉安鄉」至今。而吉野村所留農地,多於公地放領後成為耕地。


吉野村的移民返鄉後組成「吉野會」,以懷念故鄉台灣。去年上映的一部紀錄片電影《灣生回家》,也再度炒熱這個話題。所謂「灣生」是指日本統治台灣期間(1895年至1946年間),許多日本人移民來臺,其在臺灣結婚(也包括日臺通婚) 所生之子女。由於國民政府的政策,戰後長達數十年的時間,「灣生」皆無法回台探親,故事情節即記錄這期間發生的許多生離死別的感傷故事。


言歸正傳,我們離開「湘壽司屋」後,由建國路左轉吉安路(台9丙),這條路直走到底就可以回「金澤居」。但我們在中途轉進了巷子,來到了當時日本移民的核心地點「吉安慶修院」。


當時新移民對於台灣的氣候、生活環境大多有所不適應,為了尋求內心安定與心靈寄託只有靠宗教信仰,於是由當時日人・川端滿二募建了真言宗布教所,也就成為現在「慶修院」的根源與前身。 


吉安慶修院」的入口山門,此為民國92年修復時,遵循日本傳統樣式所新建的格局,樑上掛有象徵當時日本政府的「五三桐紋(ごさんのきり)・巴紋(ともえもん) 」圖騰



參觀券:全票30元・半票15元。(可抵消費)



*本人因於2017年5月移居花蓮縣吉安鄉,再次以本地人身分造訪時已不需購買入場券。此外,本篇文章的有些相片是後來拍攝補充的。


山門前佈置雖然凌亂了點,但也頗有江戶時代的氣氛,絕對是適合我們享用日式午餐的場所。但發現入院內需購買參觀券,而且顧慮到裡面是佛門淨地應該嚴肅莊重,不宜葷食。因此,決定先在車內解決掉午餐再進去,幸好停車場還算安靜寬敞。


「湘壽司屋」的鮭魚親子丼(200元),生魚片的厚度剛好適合和壽司飯一起入口,聽說這是調漲後的價格,但仍覺不失為CP值高的美味享受



綜合生魚片(180),這就一般了



花壽司(55) ,吃起來很台味



西元1945年臺灣光復後,日人返國,當時在苗栗大湖觀音山法雲禪寺修行的「菜姑」吳添妹因其姊夫在吉野村為日人工作,受託接管吉野布教所,便協助管理。吳添妹之姊夫而後將吉野布教所改名「慶修院」。


慶修院(吉野布教所) 在經歷日本移民時代的風光,也經歷半個世紀的沉默與殘破,近幾年,在花蓮縣政府文化局、地方文史工作者、花蓮青少年公益組織協會等各方的努力下,經過古蹟的整修與人文精神的重建之後,為目前台灣保存最完整的真言宗寺院,不但是東部地區保持最完整的日據時期祠廟類古蹟外,1997年更被政府指定為國家三級古蹟並收歸國有。


如今,雖已失去實際宗教功能,但卻以古蹟活用的姿態,作為觀光資源,尤其是日本人來台旅遊尋根拜訪的觀光景點之一。


進入山門,院子不大,馬上就看到本堂在右手邊。


吉安慶修院的「本堂」主要仿照日本佛教聖地、真言宗總本山高野山金剛峰寺御影堂造型為設計,並遵循日本傳統布教堂建築,屋頂為日式四注攬尖,四角銅板形式的「寶形造」屋面 



因為「吉野布教所」原為真言宗高野山金剛峯寺的海外別院,如此設計也是對故鄉開山祖弘法大師的崇敬。真言宗(密教) 的創始祖「空海」(774~835),為四國讚岐國(香川縣)人,九世紀初入唐為留學僧,傳承金剛界與胎藏界二部純密,為唐密第八祖,返日創真言宗(東密),創建高野山金剛峯寺宣揚密法,圓寂後尊為「弘法大師」。


關於「弘法大師」,過去我在日本遊記也寫過不少,欲知詳細可閱讀《東寺》一文。


「本堂」以木頭構架為主,四週設有迴廊,不但可供做講堂課室,也可供信眾靈療養病之用



「吉安慶修院」創建於西元1917年,最初所供奉本尊為弘法大師、脇佛是不動明王和毘沙門天。在日本戰敗後,弘法大師尊像由末代住持釋智猛一家帶回日本,並供奉在廣島縣長命密寺。寺院由台人接管後,由於對於原祀神「不動明王」不熟悉,便將之供奉於側室,正堂改奉祀釋迦牟尼佛及觀音菩薩。


其實「不動明王」乃佛教密宗五大明王主尊、八大明王首座,被視為大日如來(毗盧遮那佛)的忿怒化身。在佛教世界裡,因宗派、場合的不同,佛祖有許多分身及稱號。而大日如來,即釋迦牟尼的稱號之一。也就是說,「不動明王」亦是釋迦牟尼佛。


不動明王」石像為該院所保留的珍貴文物之一,因顧慮原神像外表風化及遭旅客破壞,於是按原神尊樣貌重新復刻一尊安置於慶修院本堂階梯左前側 



慶修院本堂內陣的空間,是一個中開房間向後延伸的「布教壇」,在本尊釋迦牟尼佛的前面,赫然發現了「弘法大師」尊像



當年末代住持釋智猛,有一個在慶修院內出生的兒子名為「佐伯憲秀」,正是所謂的「灣生」,他13歲就奉父命先返回日本高野山修行,從此就再沒機會回台了,而後來成為廣島長命密寺的住持。


2003年11月,當「吉安慶修院」重新整建完工,在對外開放的啟用典禮時,花蓮文化局很幸運的連絡上年介80歲的「佐伯憲秀」來台參加啟用儀式,這算是一次正式的《灣生回家》。據他表示,在花蓮故鄉的13年是他人生最美好的回憶。


翌年(2004)7月,更在多方人士的協助下,促成讓佐伯憲秀先生一家人將「弘法大師」尊像護送回家。


現在「慶修院」本堂中央看到的,正是歷經60年歲月又重新自日本跨海迎回 的「弘法大師」尊像(官方資料片)




由本堂內往外看一景,是讓人感覺很舒服的日式傳統建築



除了弘法大師、不動明王尊像,在「慶修院」至少還可以看到三項創建當時的重要文物古蹟。


百度石」位於本堂前方靠近圍牆邊的空地



百度石」背面則寫有「昭和三年七月 施主川端滿二」等字。這是日本寺院的基石,由此起步赴本堂前參拜,往返百次方為完滿 (官方資料片)



由本堂前順著參道再往後面直走,可以看到一座「光明真言碑」。


光明真言碑」正面上方為梵文種子字,下方則寫有「光明真言百萬遍」等文字



據說信徒由住持法師帶領,雙手合十,誠心祈禱並順時針方向繞著石碑行走,並唸密宗佛號『嗡嘛呢叭咪吽』或真言宗咒文『南無大師遍照金剛』一百零八遍, 便可以得到佛的保佑,使疾病治癒。


「慶修院」境內最深處則安置著象徵著八十八種煩惱,也代表著八十八種願力的『八十八所石佛





據說虔誠的真言宗信徒一生總會舉行一次朝聖之旅,參拜四國的八十八寺,一般稱為「四國遍路」。而慶修院的『八十八所石佛』,最初即是由川端滿二及當時移民遵循真言宗創始人空海和尚的遺規,行遍四國八十八所寺院請回的。


空海(弘法大師) 志在入世弘法,年輕時就開始在故鄉四國的山谷修行。他的修行之路在不知不覺間,被匯整為88個靈場。據說這是空海為了要堅定信仰的修行僧所開的修行之路,以便讓修行僧能以步行的方式,體會象徵佛佗開悟的境界和世界觀等的「曼陀羅」。平安時代修行僧巡遊弘法大師(空海)的足跡,逐漸形成「四國遍路」的原型,江戶時代「四國遍路」的概念成立,巡禮者也不再只限於僧侶。「四國遍路」是一趟跨越四國的4個縣(德島、高知、愛媛、香川),約1200公里的旅程。若要一口氣巡拜88間名剎,步行要花45天。 



在『八十八所石佛』的出口附近矗立著到一座「弘法大師」的修行石雕像






在2003年慶修院尚未整修之前,慶修院曾經無人管理,在當時前住持性良法師擔心這些石像會遭人破壞,於是在創建懿泉寺(今璟廷精舍)後,陸續將部分石佛迎奉至寺廟內妥善保管,2003年才又重新雕刻部分石佛,才有今日新舊兩種形式的八十八尊石佛,目前也只有慶修院供奉完整的日本四國八十八尊石佛。當慶修院重新對外開放之際,日本四國的88寺院佛寺各自裝了每座寺院中的泥土,由“一番"(88寺院之首)靈山寺-匯集後用包裏寄到慶修院,當時靈山寺的住持親自從日本來台灣,為慶修院進行灑土儀式,象徵來到慶修院參拜的人都像是踏上四國88所佛寺的土地一般。 


也就說,我們走一趟慶修院迷你御遍路(石佛走廊),等於象徵完成了一趟日本四國八十八靈場朝聖之旅。在消除八十八種煩惱及完成八十八功德之後,不妨可以輕鬆的到另一側的日式庭園逛逛。


這是一個日式庭園風格的生態池,其造型乃是仿四國領土之形狀,兩頭大中間窄



渡過水池中間的小橋,便來到了吉安慶修院服務中心(文創商品區),裡面內除了販售各式紀念品外,還提供解說影片的欣賞。


「吉安慶修院服務中心」的入口展示著灣生回吉安後,所題字留念的達摩 (抵用券即可在這裡面使用)



原本氣候就不佳,剛好遊覽完慶修院,又下起了花東習慣性的午後陣雨,我們只好早早收兵,打道回府休息去了。


寶妹像警衛緊盯著窗外的錦鯉,惟恐牠們衝進來似的 



第二天早餐換吃台式的,這是民宿考慮到連住的客戶,貼心的設計



早餐後,先上樹屋觀測天氣,預估仍是陰沉沉的一天



「金澤居」民宿還有一項優惠(上篇忘了介紹),就是有提供自行車,可以讓房客免費借騎外出



仔細研究下,這附近阡陌縱橫的田間小路,的確很適合親子騎乘自行車悠遊。此外,也規畫的多條完善的自行車步道,適合住下來、定點玩幾天。雖然我們帶著寶妹不宜自行車,但既是自行車(步)道,當然也就適合散步喽!



我們決定晨早暖身,先去走一小段著名的「初英自行車步道」。於是由「金澤居」出來,開車沿著干城二街往山裡的方向直駛,到達盡頭遇到一條橫向交會的路,就把車停在路邊,並下車推著寶妹的轎車散步走。


這條路旁有一排美麗的落羽松樹,「初英自行車步道」就在前面的初英山麓 



初英山,屬於中央山脈系,位於台灣花蓮縣吉安鄉福興村與秀林鄉銅門村交界處,峰頂海拔905公尺,為台灣小百岳之一。


隨著不同的季節交替,落羽松也會變換不同的顏色,春天淡綠嫩芽,夏天羽葉轉換為墨綠色,到了秋季則是紅褐色,隨著冬季的到來,黃褐色的羽葉飄落如羽毛飛舞一般,故稱為羽落松。 


這附近的休閒步道夠你玩上幾天,但這次我們只計畫走這條「干城綠色廊道」與初英自行車步道重疊的一小段



「干城綠色廊道」的範圍只侷限於干城(一街) 社區。


實際上「初英自行車步道」又分為南北兩條自行車道:



親山線(北段):緊鄰中央山脈,全程5.1公里,沿途阡陌縱橫,田園風光怡人。(起點) 太昌村大山橋 >吉野神社鎮座紀念碑、吉野拓地開村紀念碑 >農改場 >慶修院 >三軍公墓 >生命城堡櫻田野養生館 >蓮城蓮花廣場 >南華村落羽松樹林 (終點)。


親水線(南段):位於吉安鄉南華村與干城村間,長僅1.6公里,沿著源自奇萊山上奔流而下的吉安大圳而行。(起點)  南華村落羽松樹林 >初英親水生態公園 >吉安水圳生態步道 >初英發電廠 >橫斷道路開鑿紀念碑 >君達香草健康世界 (終點)。


由此開始名稱就複雜了,「干城綠色廊道」在左、「初英親水線自行車步道」在右,因為沿著中間的吉安大圳而行,故又稱「水利生態步道」



說到「吉安大圳」,這就又得連結上日本吉野移民村了。


「吉安大圳」舊稱吉野圳,是吉安鄉最重要的農業灌溉水源,也是花蓮地區規模最大且歷史最悠久的水圳,在過去發揮了重要的灌溉功能。


台灣日治時期日本人在此移民建「吉野村」,這是當時為了灌溉移民村附近農田,於西元1912年4月26日正式動工的水利工程。日本政府沿著木瓜溪左岸經初音設置進水閘門,興建水圳渠道,灌溉吉野一帶的農田,稱為「吉野圳」,於1913年12月底完工,灌溉面積約955公頃。1931年7月進行擴大工程,並於1932年2月完工。


最初因為水土不服、衛生條件太差、耕種作物選擇、移民無法取得所有權等因素,移民村設置並不成功。直到建設了吉野圳,移民村才算步上軌道。


在「干城一街」尾的叉路上有一個以稻田為主題的「小型生態公園」 



生態公園旁可見象徵農村的水車設備



上述三條步道在此叉路分道揚鑣。


若直走干城一街比較短,是經由「綠色廊道」,出口連接台9丙線公路



若繞過「生態公園」左轉過橋、沿著吉安圳往下游走,就是初英自行車步道(親水線) 了。


初英自行車步道」左右分鄰吉安大圳與初英山,質樸的農村風情與山林景觀,都是魅力所在



初英山麓的農村風情



由奇萊山上奔流而下的水,經初英發電廠,注入吉安大圳,「初英自行車步道」沿著大圳一路都有豪邁的水流聲相伴,讓人暢快無比




吉安大圳末流注入「初英親水生態公園」,那是另一個美麗景點,也是初英自行車步道親水線的終點。


不過,我們就走到這裡了。因為今日稍後還有一個艱難的行程要挑戰,這裡只是做暖身。


 


繼續閱讀。。。